更多功能

丙肝治愈后会复发吗

2025-04-21

272次浏览

胰腺炎的诊断方法有血清淀粉酶检测、血清脂肪酶检测、腹部超声检查、CT扫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脂肪酶特异性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两项检测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数值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具有诊断意义。

腹部超声可观察胰腺形态改变和周围渗出,但易受肠气干扰。CT扫描是诊断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胰腺坏死、积液范围及并发症。增强CT可评估胰腺灌注情况,对病情分级具有重要价值。

MRCP能无创显示胰胆管结构,适用于胆源性胰腺炎病因诊断。该技术对胰管破裂、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的显示优于CT,且无辐射暴露风险,但检查时间较长且对钙化灶不敏感。

高频超声探头经内镜接近胰腺,对微小病变和早期肿瘤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影像。可同时进行细针穿刺活检,鉴别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恶性肿瘤,但属于侵入性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生化检查可能发现低钙血症、高血糖等代谢异常。严重病例需监测血气分析评估酸碱平衡,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判断感染性并发症。

诊断过程中需结合腹痛部位、放射特征等临床表现,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补充粪便弹性蛋白酶检测。建议急性发作期选择CT评估严重程度,恢复期采用MRCP排查病因。日常需严格禁酒、低脂饮食,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定期复查胰腺功能。突发持续上腹痛伴呕吐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