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局部雌激素等药物改善症状。
1. 抗胆碱能药物:
功能主治:雌激素缺乏引起的泌尿生殖道萎缩性症状,即 治疗阴道方面的症状,例如干燥、性交痛和痒; 预防复发性阴道和尿道下部的感染; 排尿方面的症状(例如尿频和尿痛)轻度尿失禁。 绝经后妇女阴道术前和术后。 可疑的萎缩性宫颈涂片辅助诊断。
用法用量:-尿道下部的萎缩 第一周内每天使用一次,然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逐渐减低至维持量(例...
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抑制膀胱过度活动缓解急迫性尿失禁,常用药物包括索利那新、托特罗定和奥昔布宁。此类药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或视力模糊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用药期间需监测残余尿量,避免尿潴留。
2. 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米拉贝隆等β3受体激动剂能松弛逼尿肌,增加膀胱储尿能力,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该类药物心血管副作用较少,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使用,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3. 局部雌激素制剂:
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可采用雌三醇乳膏局部涂抹。雌激素能增强尿道黏膜厚度及闭合压力,但长期使用需警惕乳腺或子宫内膜病变风险,需严格遵循疗程规范。
尿失禁患者日常需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睡前2小时限水。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每日3组每组10-15次收缩。饮食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以预防尿路感染。肥胖者需减重减轻腹压,咳嗽或打喷嚏时可交叉双腿减少漏尿。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血尿时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