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检查通常用于评估视神经及眼底健康状况,可能由青光眼筛查、视神经炎诊断、颅内压增高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监测、高血压眼底改变观察等原因引起。
1、青光眼筛查:
视盘凹陷扩大是青光眼典型体征,检查可测量杯盘比。早期青光眼可能无自觉症状,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或眼底照相可发现视神经纤维层变薄。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视盘检查,尤其有家族史者需加强监测。
2、视神经炎诊断:
视盘充血水肿可能提示视神经炎,常伴随突发视力下降。该病可能与多发性硬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视盘边界模糊。需通过视觉诱发电位VEP和磁共振成像MRI进一步鉴别,急性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3、颅内压评估:
视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体征,可能由脑肿瘤、静脉窦血栓等引起。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见视盘隆起超过3个屈光度。需结合腰椎穿刺测压和头颅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4、糖尿病监测: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视盘周围微血管瘤、出血等改变。糖尿病患者每年需接受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发现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控制血糖、血压是关键,必要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5、高血压观察:
严重高血压可引起视盘周围火焰状出血、棉絮斑。慢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等改变。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眼底血管造影评估病情,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
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富含叶黄素的菠菜、蓝莓等食物。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建议每用眼1小时休息5分钟。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视盘变化,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眼底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