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新生儿体温高要怎么处理

2025-05-23

107次浏览

新生儿体温升高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环境、补充水分、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体温异常可能由环境过热、脱水、感染、衣着过多、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解开婴儿包被或减少衣物,用温水37℃左右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避免体温骤降。体温超过38℃时可使用退热贴,但需避开囟门区域。

2、调整环境:

保持室温在24-26℃,湿度50%-60%,避免阳光直射或暖风直吹。使用空调或风扇时注意风向不对准新生儿,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监测室温变化,夏季避免过度包裹。

3、补充水分:

母乳喂养者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喂少量温水。观察尿量是否达每日6-8次,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脱水时可能出现囟门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表现。

4、观察症状:

记录体温变化曲线,注意是否伴随拒奶、嗜睡、抽搐、皮疹等症状。感染性发热常伴有精神萎靡或激惹,代谢异常可能伴随呕吐或黄疸。测量肛温最准确,腋温需加0.5℃修正。

5、及时就医:

体温持续超过38.5℃、发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时需急诊。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现发热应立即送医。就医前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需准备疫苗接种记录和体温记录供医生参考。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日常需注意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包裹厚度以颈背部温热无汗为。喂养间隔不超过3小时,夏季可增加1-2次哺乳。定期测量基础体温早晨安静状态下,正常范围为36.5-37.5℃。避免与发热患者密切接触,接触婴儿前需洗手。如使用电子体温计,需定期校准保证准确性。体温监测应持续至发热缓解后24小时,期间保持喂养量和睡眠规律。早产儿家庭建议配备医用级体温监测设备。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