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肉芽肿潜伏期通常为1-12周,平均3-5周,具体时长与个体免疫状态、病原体载量等因素相关。
腹股沟肉芽肿由肉芽肿荚膜杆菌感染引起,潜伏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部分感染者可能在接触病原体1周后出现症状,少数病例潜伏期可延长至3个月。免疫抑制患者潜伏期可能缩短。
潜伏期长短与细菌接种量呈负相关。皮肤黏膜破损部位直接接触感染者分泌物时,高浓度病原体可导致潜伏期缩短至7-10日。合并HIV感染等免疫缺陷状态会加速疾病进展。
潜伏期结束后首先出现无痛性丘疹或皮下结节,常见于外生殖器、会阴或腹股沟区域。皮损逐渐溃烂形成边界清晰的肉芽肿性溃疡,基底呈牛肉红色,触之易出血。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Donovan小体可确诊。需与梅毒硬下疳、软下疳等性传播疾病鉴别。核酸检测或溃疡边缘组织压片染色可提高检出率。
首选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或复方新诺明口服,疗程至少3周直至溃疡完全愈合。合并HIV感染者需延长治疗时间。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
患病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性接触直至治愈。日常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肉、鸡蛋及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摩擦病灶。治疗后需定期随访1年,监测是否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