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以治好,治疗效果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
1. 病因与分期: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多由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导致,继发性常源于下丘脑-垂体病变。早期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皮肤色素沉着原发性或苍白继发性;进展期可能出现低血糖、低血压等危象。先天性患儿若在新生儿筛查中发现并规范治疗,预后较好。
2. 治疗措施:
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原发性患者需联合盐皮质激素如氟氢可的松。剂量需随生长发育动态调整,应激状态下需增量。继发性患者需同时处理垂体病变。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生长曲线、骨龄及激素水平,避免过度治疗导致库欣综合征或剂量不足引发肾上腺危象。
3. 日常管理:
需随身携带应急激素注射剂并佩戴医疗警示标识。饮食需保证充足热量与钙质,避免空腹时间过长。感染、发热或外伤时需及时调整药量,剧烈运动前后需补充电解质。心理上需引导患儿正确认识疾病,避免因外貌变化产生自卑情绪。
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可正常生长发育,但需终身用药。家长应掌握疾病知识,定期随诊内分泌专科,建立规律的用药与监测体系。通过合理运动如游泳、瑜伽增强体质,搭配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代谢平衡。注意观察患儿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