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不会自行痊愈,需要医学干预控制病情发展。
该病属于慢性肝脏炎症,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引发。典型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黄疸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疼痛或皮疹。疾病进展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时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肝脏组织可见界面性肝炎;缓解期指标虽可暂时改善,但免疫异常持续存在。
疾病治疗与日常管理:
基础治疗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硫唑嘌呤等调节异常免疫反应,重症患者可能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必要时进行肝穿刺评估组织学变化。日常需严格禁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合并骨质疏松风险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与超声。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鱼类、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摄入。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帮助患者保持治疗依从性。若出现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征兆,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