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药物或毒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代谢异常、酒精性肝病等原因引起。重型肝炎是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1、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重型肝炎的常见原因。病毒感染后,肝脏细胞受到免疫系统攻击,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症状。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索磷布韦等可用于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药物或毒物损伤
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抗结核药物、中草药等可能引起肝毒性反应,导致肝细胞广泛坏死。工业毒物如四氯化碳、黄磷等也可损伤肝脏。患者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或脱离毒物环境,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3、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导致慢性炎症和肝细胞损伤。常见于女性,可能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和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是主要治疗药物,需长期用药控制病情。
4、代谢异常
威尔逊病、血色病等遗传代谢疾病可导致铜或铁在肝脏沉积,引发肝细胞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肝硬化、神经系统症状等。治疗需使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或去铁胺,并限制相关金属摄入。
5、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严重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患者需立即戒酒,补充维生素B族,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营养支持对酒精性肝病患者尤为重要。
重型肝炎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证充足休息。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优质蛋白为主,限制脂肪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出现乏力、食欲下降、黄疸加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轻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