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治好吗

2024-06-05

3123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不可以治好,但可以控制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小板减少,出血性紫癜的症状。目前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这些药物可以提高血小板数量和控制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手术治疗主要是脾切除手术,因为脾脏是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免疫系统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主要场所,切除脾脏可以减少病情发展和症状出现的频率。但是,脾切除手术并不是所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都适用,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功能主治: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 1、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 2、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但近年在这些疾病已很少应用本品。 4、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儿科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 口服。 ①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敏4小...

需要指出的是,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各异,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对于大多数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而言,症状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但并不能完全治好。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