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关节软骨保护剂、糖皮质激素、中药制剂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与关节软骨退化、机械负荷过重、肥胖、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等原因有关。
1、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药物能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
2、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适用于中重度疼痛患者。对乙酰氨基酚作为一线镇痛选择,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仅建议短期用于急性发作期。
3、关节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可延缓软骨退化。这类药物需连续服用3-6个月见效,能刺激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4、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倍他米松、曲安奈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每年注射不超过3-4次,可快速缓解肿胀,但频繁使用可能加速软骨损伤。
5、中药制剂: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中药复方制剂需辨证使用,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生化指标。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需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荷,建议每周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应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关节保暖可减轻晨僵症状,使用手杖等辅助器具能分散受力。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畸形时需及时就诊,晚期病例可能需要考虑关节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