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中医药调理等方式治疗。肝肿瘤通常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代谢异常、遗传因素、环境毒素暴露等原因有关。
1、手术切除:肝部分切除术或肝移植适用于早期局限性肿瘤,需结合肿瘤大小、位置及肝功能评估。术后需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监测复发。
2、靶向治疗: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抑制肿瘤进展。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手足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
3、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可能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副作用,需配合激素治疗。
4、介入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或射频消融适用于无法手术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肝区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需对症处理。
5、中医药调理:黄芪、灵芝孢子粉等扶正药物可改善放化疗后体质。配合针灸足三里、肝俞等穴位调节免疫功能。
肝肿瘤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鱼肉、豆制品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严格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监测体重变化。出现腹胀、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复查增强CT或MRI,根据Child-Pugh分级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