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控制剂量、避免饮酒、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慎用、监测不良反应等方式安全使用。过量服用可能由重复用药、肝功能异常、儿童误服、长期滥用、与其他复方感冒药联用等原因引起。
1、剂量控制:成人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000mg,单次剂量不超过1000mg。儿童需按体重精确计算10-15mg/kg,间隔4-6小时给药。过量会导致肝细胞坏死,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痛等症状。使用前需核对不同剂型含量,避免缓释片与普通片混用。
2、酒精禁忌:服药期间饮酒会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增加N-乙酰对苯醌亚胺毒性代谢物生成。慢性酒精中毒者肝谷胱甘肽储备不足,3倍剂量即可引发肝衰竭。肝功能异常患者建议改用布洛芬等替代药物。
3、药物相互作用:与华法林合用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需监测INR值。苯巴比妥类肝酶诱导剂会加速代谢,需调整给药间隔。与异烟肼联用增加肝毒性风险,结核病患者应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替代方案。
4、特殊人群:妊娠期可用但需控制疗程,哺乳期分泌量约母体剂量1-2%。肝硬化患者代谢半衰期延长至6小时,建议减量50%。G6PD缺乏症患者可能诱发溶血,表现为酱油色尿、血红蛋白下降。
5、不良反应监测: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肝功能,AST/ALT超过3倍正常值应停药。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服药后出现乏力、厌食等前驱症状需立即就医。
日常应避免与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联用,服药期间多饮水促进排泄。肝功能异常者建议选择物理降温替代,运动员需注意该药物不属于禁用清单。储存时需远离儿童,防止误服导致急性肝损伤。出现疑似过量需在8小时内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血液净化对晚期肝性脑病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