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穴是中医针灸学中的常用穴位,准确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1、解剖定位:
曲阳穴位于肘关节外侧,解剖学定位为肱骨外上髁与桡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需屈肘90度,在肘横纹尽头外侧可触及一明显骨性突起肱骨外上髁,其与桡骨小头形成的凹陷即为该穴。体表投影约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前缘连线的中点处。
2、体表标志:
寻找该穴位时可先触摸到肘部外侧明显的肱骨外上髁骨性标志,随后沿肘横纹向外侧移动约1.5寸约两横指宽度,在肱桡肌与桡侧腕长伸肌之间的凹陷处。部分人群可在此处按压到桡神经浅支的搏动感。
3、取穴方法:
标准取穴需保持屈肘姿势,手掌朝向胸部。首先定位尺泽穴肘横纹中点的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与肱骨外上髁,两者连线中点即为曲阳穴。临床常用简便取穴法为屈肘握拳时,肘横纹桡侧尽头凹陷处。
4、毗邻结构:
该穴位深层为桡神经主干穿行处,浅层分布有前臂后皮神经。血管方面有桡侧运动脉和静脉网分布。针刺时需注意避开桡神经及伴行血管,深度一般控制在0.5-1寸之间。
5、功能关联:
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曲阳穴主要治疗肘臂疼痛、上肢麻木等局部病症,对牙痛、目赤等循经病症也有调节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该穴位可调节桡神经功能,改善前臂血液循环。
日常保健可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曲阳穴,配合旋转手腕动作能缓解鼠标手症状。进行穴位刺激前应保持手臂放松,避免在皮肤破损或炎症部位操作。若需针灸治疗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孕妇及出血体质者慎用。长期伏案工作者可每日按摩该穴位3-5分钟,配合热敷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