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治疗,但妊娠期女性、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严重肝功能不全者、血钾过高者、对该药成分过敏者及脱水患者六类人群禁用。
1、妊娠期女性:
缬沙坦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妊娠中晚期使用可导致羊水过少、胎儿颅骨发育不全甚至死亡。美国FDA将该药列为妊娠风险D级,建议育龄期女性用药期间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发现妊娠立即停药。
2、双侧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患者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维持肾小球滤过压,使用缬沙坦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这类患者用药后需密切监测肌酐水平,若用药7天内血肌酐升高超过30%应立即停药。
3、严重肝功能不全:
缬沙坦经肝脏代谢,Child-Pugh C级肝硬化患者药物清除率下降60%,可能引发药物蓄积性中毒。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此类患者建议改用不经肝脏代谢的降压药如赖诺普利。
4、高钾血症患者:
该药抑制醛固酮分泌可能加重高钾血症,血钾>5.5mmol/L时禁用。合并糖尿病肾病或联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的患者需每周监测血钾,出现肌无力、心率减慢等表现需紧急处理。
5、药物过敏者:
对缬沙坦或辅料如微晶纤维素过敏者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表现为唇舌肿胀、呼吸困难等速发型超敏反应。既往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发血管性水肿病史者禁用同类药物。
6、脱水患者:
血容量不足时使用缬沙坦可能引发症状性低血压,常见于腹泻、过度利尿或透析患者。用药前应纠正脱水状态,老年人首次给药需采用半量并在卧位时服用。
使用缬沙坦期间需保持钠盐适量摄入,避免突然站立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合并用药时需特别注意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减弱降压效果,而锂剂合用会增加中毒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及电解质,出现持续性干咳、水肿等症状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高血压患者应配合低脂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