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湿可通过黄连、黄芩、黄柏等药物调理,日常配合薏苡仁粥、赤小豆汤等食疗辅助。
黄连含小檗碱成分,能抑制肠道致病菌繁殖,改善湿热型腹泻。其苦寒特性可清心火,缓解口舌生疮症状,常与木香配伍治疗痢疾。
黄芩擅长清肺胃湿热,对痰黄黏稠、小便短赤有效。现代研究证实其黄芩苷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转氨酶水平,改善肝胆湿热证。
黄柏主入下焦,针对阴部潮湿瘙痒、足膝肿痛等症。与苍术组成二妙丸,能显著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的红肿热痛症状。
薏苡仁30克煮粥可健脾渗湿,适合舌苔厚腻者。赤小豆与茯苓各20克煲汤,能促进水分代谢,改善下肢浮肿。
艾叶煮水泡脚可驱散寒湿,每周3次。刮痧膀胱经或拔罐于脾俞穴,能加速湿邪排出,但皮肤破损者禁用。
湿热体质者需长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饮食,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黄疸时应就医,排除病毒性肝炎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饮用淡竹叶茶辅助利湿,保持居所通风干燥,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