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可通过宫腔镜手术、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通常由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方式,通过宫腔镜直接观察并切除息肉组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宫腔镜电切术适用于较大或多发性息肉,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手术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后需禁盆浴及性生活1个月。
2、药物治疗:
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黄体酮可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适用于不愿手术或息肉较小的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能暂时降低雌激素水平。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伴随的盆腔疼痛症状。
3、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息肉多因气滞血瘀所致,可采用活血化瘀方剂如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针灸选取关元、子宫等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艾灸神阙、气海穴可温经散寒,改善宫腔微循环。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上观察疗效。
4、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体重在BMI18.5-23.9范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的摄取。戒烟限酒,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扰乱内分泌。
5、定期复查:
术后每3-6个月进行阴道超声监测,尤其是有生育需求者需评估宫腔形态。绝经后妇女出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复查。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等药物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宫腔镜检查。复发息肉需根据大小决定二次手术或药物保守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日常可增加豆制品、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摄入,练习瑜伽、普拉提等舒缓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术后1周内避免提重物,2周后逐步恢复轻度活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经期勤换卫生用品。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复诊,未绝经女性建议在治疗后3-6个月经周期后评估生育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