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压低是否需要服药需根据具体原因和症状决定。多数孕期低血压属于生理性改变,通过生活调整即可改善;少数病理性低血压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干预。
生理性低血压通常与妊娠期血容量扩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或体位性低血压有关。孕中期血容量增加约50%,血管扩张可能导致血压较孕前下降10-15毫米汞柱。这类情况建议采取左侧卧位休息、穿弹力袜、分次少量饮水每日2000毫升、增加钠盐摄入每日5-6克等方式改善循环。
病理性低血压可能合并贫血血红蛋白<110克/升、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典型表现包括持续头晕、视物模糊、尿量减少或胎动异常。临床可能使用生脉饮红参、麦冬、五味子、盐酸米多君或氟氢可的松等药物,用药需严格监测胎儿心率及母体电解质水平。
孕32周后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时,应立即转为侧卧位并吸氧。若收缩压持续低于90毫米汞柱伴胎盘血流减少,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所有药物使用必须由产科医生评估,避免自行服用升压药物影响胎盘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