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脓肿可能由腹腔感染、术后并发症、外伤、肠道穿孔、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是腹腔脓肿的常见原因,细菌通过血液、淋巴或直接扩散进入腹腔,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常见的感染源包括阑尾炎、胆囊炎、盆腔炎等。感染未及时控制时,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可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脓肿。
2、术后并发症:
腹部手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导致细菌在腹腔内繁殖。术后腹腔引流不畅或患者免疫力下降时,感染灶易发展为脓肿。胃肠手术后需密切监测体温和腹部体征。
3、腹部外伤:
开放性腹部损伤可使外界细菌直接侵入腹腔,闭合性损伤可能导致空腔脏器破裂。脾脏、肝脏等实质器官损伤后形成的血肿,可能继发感染转化为脓肿。外伤后持续腹痛伴发热需警惕。
4、肠道穿孔:
消化性溃疡、肠梗阻、憩室炎等疾病引起肠管破裂时,肠内容物漏入腹腔。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和细菌共同作用,造成化学性腹膜炎和细菌性感染,进而形成局限性脓肿。
5、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等患者防御功能受损,腹腔内轻微感染即可迅速发展为脓肿。这类患者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但影像学检查常显示多发或复杂脓肿。
预防腹腔脓肿需控制基础疾病,腹部手术后保持引流通畅。饮食宜选择低渣、高蛋白食物如蒸蛋、鱼肉泥,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逐步增加床边活动。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重或引流液浑浊时需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或CT明确诊断后,可能需要穿刺引流或手术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