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可通过冷敷、热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脚踝扭伤通常由运动损伤、行走不稳、关节稳定性差、韧带松弛、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冷敷处理:
急性期48小时内选择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肿胀。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冷敷可降低局部代谢缓解疼痛,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2、热敷时机:
48小时后转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采用40℃左右热毛巾或暖水袋,每日3次每次20分钟。热敷能扩张血管加速组织修复,但肿胀未消退前禁用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3、加压包扎:
弹性绷带八字缠绕脚踝提供支撑力。包扎力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配合支具固定可限制关节活动度,降低二次损伤风险。
4、抬高患肢:
平卧时用枕头垫高脚踝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每日累计抬高时间建议超过12小时。持续抬高能有效减轻肿胀,睡眠时保持该体位效果更佳。
5、药物干预:
疼痛明显时可选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口服药物。外用药膏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吲哚美辛搽剂也有助缓解症状。若出现皮肤青紫范围扩大需排除骨折可能。
恢复期建议减少跑跳运动,选择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低冲击锻炼。日常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适量补充乳制品促进骨骼健康。穿着高帮运动鞋提供踝关节保护,运动前充分热身激活肌肉群。若两周后仍存在明显疼痛或活动受限,需进行MRI检查评估韧带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