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接种间隔需根据个体免疫状态调整,基础免疫程序为0-1-6月方案,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测抗体水平。
1、新生儿接种:出生24小时内完成首剂接种,1月龄和6月龄各接种1剂,共3剂形成基础免疫。早产儿需按实际出生月龄接种,体重达标后补种。
2、成人补种:未接种者需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抗体阴性者需1剂加强针,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建议每5年检测抗体滴度。
3、高危人群: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需每5年检测抗-HBs,抗体<10mIU/ml时需补种1剂,接触病毒污染源后需紧急接种。
4、特殊状况: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增加剂量或频次,HIV感染者需检测CD4水平后接种,化疗患者需治疗结束6个月后补种。
5、暴露后处置:被乙肝病毒污染器械刺伤后,未接种者需24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疫苗,已接种者需检测抗体水平决定补种。
日常需避免共用剃须刀等血液暴露行为,保持均衡饮食富含维生素A/C增强免疫力,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代谢。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若持续高热需就医。抗体检测建议选择化学发光法,接种后1-2个月检测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