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可能由直接接触感染源、共用个人物品、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宠物传播等原因引起。
直接接触头癣患者或携带真菌的动物是主要传播途径。皮肤接触患者皮屑、头发或患病动物毛发时,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致病真菌可侵入角质层。避免与患者共用梳子、帽子等物品,接触后及时用硫磺皂清洗。
共用理发工具、头巾、枕巾等物品易造成间接传播。真菌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使用被污染的梳子或电推剪时,微小皮肤破损即可能感染。定期用沸水消毒个人用品,理发店工具需用紫外线消毒柜处理。
糖尿病、HIV感染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病。免疫功能下降时,皮肤对真菌的清除能力减弱,轻微擦伤即可形成病灶。控制基础疾病,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增强皮肤抵抗力。
过度烫染、头皮湿疹或外伤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当表皮完整性受损时,真菌更易定植于毛囊,表现为环形脱屑斑块。减少化学染发剂使用,抓挠头皮后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犬小孢子菌等亲动物真菌通过猫狗等宠物传播。患病宠物常表现局部脱毛和皮屑,人类接触后可能出现炎症性脓癣。宠物定期用特比萘芬药浴,家庭成员接触动物后应洗手。
保持头皮清洁干燥,每周使用2-3次酮康唑洗剂可降低感染风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鱼类和豆制品有助于毛囊修复。出现边缘隆起的脱屑斑块时需及时就医,真菌镜检可明确病原体类型,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