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高血压可通过控制体重、低盐饮食、规律产检、适度运动和情绪管理等方式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严重时可能危及母婴安全。
1、控制体重: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建议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制定增重计划,单胎妊娠者每周增重不超过0.5公斤。超重孕妇需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体重异常增加可能伴随水肿和蛋白尿,需及时就医。
2、低盐饮食:
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增加钾含量丰富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有助于钠钾平衡。高盐饮食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出现头晕和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警惕。
3、规律产检:
孕20周后每2-4周监测血压和尿蛋白。重点人群包括高龄、多胎妊娠或有慢性高血压病史者。产检中发现血压≥140/90mmHg或尿蛋白阳性时,需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肝肾功能检查。
4、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或散步。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40次/分,避免仰卧位运动。规律运动可改善胎盘血流灌注,降低血管痉挛风险。出现腹痛或阴道流血应立即停止运动。
5、情绪管理:
长期精神紧张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焦虑抑郁可能诱发血压波动,伴发持续性头痛或视觉异常时应及时就诊。
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禽蛋,补充钙剂1000-1500mg。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限制每日液体摄入在2000ml以内。左侧卧位休息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流,每天保证1-2小时午休。自测血压应选择同一时段,测量前静坐5分钟。出现持续血压升高、视力改变或上腹痛等子痫前期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