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大肠癌早期有什么表现

2025-05-24

236次浏览

大肠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常见表现包括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及贫血。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需结合肠镜检查确诊。

1、排便习惯改变:

早期大肠癌可能引起排便频率或性状变化,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变细或呈铅笔状。肠道肿瘤生长可能部分阻塞肠腔,导致肠道蠕动异常。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建议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或结肠镜检查。

2、便血:

肿瘤表面溃破可能导致便血,血液多呈暗红色或与粪便混合,易被误认为痔疮出血。直肠癌可能出现鲜红色血便。需注意区分出血是否伴随黏液,肿瘤性出血常带有黏液分泌物。肛门指检和肠镜可明确出血来源。

3、腹痛:

肿瘤刺激肠壁或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时,可能出现间歇性腹部隐痛或胀痛,多集中于下腹部。疼痛可能随进食加重,排便后缓解。若肿瘤侵犯神经或周围组织,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

4、体重下降: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如6个月内下降超过5%可能与肿瘤消耗有关。癌细胞增殖会加速机体代谢,同时可能影响营养吸收。若伴随食欲减退或早饱感,需警惕消化道恶性肿瘤。

5、贫血:

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右半结肠癌更易引起隐匿性出血,贫血可能是唯一首发症状。血液检查显示血红蛋白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减小时,应排查消化道出血原因。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粪便隐血筛查,高危因素者如家族史、炎症性肠病需提前开始肠镜监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风险。出现上述症状时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尽早就医明确诊断。早期发现的大肠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