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碳酸镧咀嚼片的疗效

2025-06-21

621次浏览

碳酸镧咀嚼片主要用于治疗高磷血症,尤其适用于慢性肾病透析患者。该药物通过与食物中的磷酸盐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磷水平。疗效主要体现在控制血磷浓度、延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少血管钙化风险等方面。使用需严格遵医嘱,结合低磷饮食和规律透析。

功能主治:高磷血症。本品为磷结合剂,用于血液透析或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

用法用量:本品为口服用药,须经咀嚼后咽下,请勿整片吞服。可以碾碎药片以方便咀嚼。成人,包括老年人(65岁以上):本品应与食物同服或餐后立即服用,每次服用的剂量为每日剂量除以用餐次数。患者应遵从推荐的饮食以控制磷和液体摄入量。本品为咀嚼片,可以避免摄入过多的液体。使用本品时应监测血磷,每2至3周逐渐调整使用剂量,直至血磷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此后需定期监测血磷。本品的起效剂量为每日0.75g,临床研究中少数患者的最大剂量可达每日3.75g。多数患者每日服用1.5-3.0g可将血磷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未成年人:尚无18岁以下患者服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肝功能损害患者:目前尚缺乏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使用本品的药代动力学资料,根据本品的作用机制和无需肝脏代谢的特点,在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使用本品无需调整剂量,但需要严密监测肝功能。

碳酸镧在胃酸环境中解离出镧离子,与食物中的磷酸根结合形成磷酸镧沉淀。这种复合物无法被肠道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药物需随餐嚼服,确保与食物中的磷充分接触。对于透析患者,需配合每周三次规律透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临床研究显示,规律服用可降低血磷水平,使多数患者达到目标范围。起效时间约2-4周,需定期监测血磷、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疗效受饮食中磷含量影响显著,需同步限制高磷食物如乳制品、动物内脏的摄入。

长期控制血磷有助于延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展,减少骨骼病变和异位钙化风险。尤其对心血管钙化的预防作用显著,可降低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需注意该药不能替代透析治疗,需与透析协同使用。

儿童患者使用需严格评估体重和血磷水平,妊娠期妇女禁用。肝功能异常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重度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患者不建议使用。老年患者可能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需加强用药监测。

常与其他磷结合剂交替使用,避免单一药物耐药性。与维生素D类似物联用时需警惕低转运性骨病风险。不可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服,至少间隔2小时,以免影响抗菌药物吸收。

使用碳酸镧咀嚼片期间应保持低磷饮食,限制每日磷摄入量。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骨代谢指标,观察是否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注意药物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需与甲状腺素、抗真菌药等间隔服用。若出现过敏反应或疗效不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透析患者需严格控制干体重,避免容量负荷过重影响药物代谢。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