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唾液腺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2025-04-14

195次浏览

唾液腺结石可能由唾液成分改变、腺体结构异常、细菌感染、代谢紊乱、局部创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排石、手术取石、腺体切除等方式治疗。

1、唾液成分改变:高钙血症或脱水导致唾液黏稠度增加,矿物质易沉积形成结石。减少乳制品摄入、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可稀释唾液。碳酸酐酶抑制剂能降低唾液钙浓度,常用乙酰唑胺、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药物。

功能主治:用于预防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用于补充维生素C:成人一日1片。用于治疗维生素C缺乏:成人一次1~2片,一...

2、腺体结构异常:导管先天狭窄或瘢痕形成造成唾液滞留。导管扩张术配合热敷按摩促进排石,每日三次环形按摩腺体区域。可能与腮腺发育不良、导管憩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进食后腺体肿胀、按压疼痛等症状。

3、细菌感染:慢性涎腺炎引发导管上皮细胞脱落形成核心。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淡盐水漱口。感染性结石多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相关,超声可见腺体回声增强伴导管扩张。

4、代谢紊乱:痛风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尿酸结晶沉积。别嘌醇调节尿酸代谢,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这类结石在X线下呈半透明影,常伴随血清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

5、局部创伤:导管黏膜损伤后纤维蛋白聚集形成结石基质。微创手术如涎腺镜取石或导管切开术适用于较大结石,术后含服维生素C片刺激唾液分泌。外伤性结石好发于颌下腺,约占全部病例的60%。

日常建议选择流质饮食减少腺体负担,苹果、猕猴桃等酸性水果促进唾液分泌。避免嚼口香糖等持续性刺激动作,定期进行腺体超声检查。结石直径超过5mm或反复发作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保持口腔湿润可预防复发。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