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手干裂口碰到血液有事吗

2025-04-26

366次浏览

梗阻性黄疸可由胆管癌或胆管结石引起,两者在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胆管癌多与慢性炎症、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表现为进行性黄疸、体重下降;胆管结石常由胆固醇代谢异常或胆道感染导致,典型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发热。治疗上胆管癌需手术切除或支架置入,胆管结石可通过内镜取石或药物溶解。

胆管癌发病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吸虫感染等慢性刺激有关,基因突变如KRAS、TP53异常促进恶性转化。胆管结石主要因胆汁成分失衡形成胆固醇或胆色素结晶,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可加速结石增长。两者均导致胆管狭窄,但癌性梗阻呈渐进性,结石梗阻多为突发。

胆管癌患者黄疸呈无痛性持续加重,伴随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晚期出现恶病质。胆管结石发作时表现为夏科三联征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结石性黄疸波动性明显,感染控制后可能自行缓解。

增强CT中胆管癌显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伴上游胆管扩张,可见肝内转移灶。胆管结石在超声下表现为强回声团伴声影,MRCP能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及胆树形态。动态观察中癌性狭窄范围广泛,结石梗阻多局限在胆总管下端。

胆管癌根治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肝叶切除,晚期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胆管结石首选ERCP取石,尿酸结石可口服熊去氧胆酸溶解。癌性梗阻需金属支架长期引流,结石性梗阻解除后胆管功能多可恢复。

胆管癌五年生存率不足20%,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胆管结石经规范治疗后复发率约15-30%,定期随访可预防并发症。癌性梗阻需终身监测肿瘤标志物,结石性梗阻解除后肝功能通常恢复正常。

饮食上建议胆管疾病患者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摄入;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可促进胆汁排泄;日常需观察粪便颜色变化,胆管癌术后患者每3个月复查腹部CT,结石患者每年进行肝胆超声筛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持续加重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