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压低可通过饮食调节、体位管理、适度运动、补充电解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低血压可能与妊娠期血容量变化、营养不良、体位性低血压、贫血、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1、饮食调节
增加钠盐摄入有助于提升血容量,每日可适量食用咸汤、坚果等含钠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餐后低血压,每餐搭配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贫血孕妇需重点补充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硫酸亚铁片。
2、体位管理
起床时遵循"三个一分钟"原则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睡眠建议左侧卧位改善子宫供血,使用孕妇枕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久坐后站立前先活动脚踝促进血液循环。
3、适度运动
孕期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能增强血管张力,每次运动不超过30分钟。避免高温环境下运动,运动前后及时补充淡盐水。妊娠中晚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循环。
4、补充电解质
每日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椰子水含天然电解质可适量饮用。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并妊娠剧吐者需监测尿酮体,必要时住院补液治疗。
5、中医调理
气血两虚者可遵医嘱服用生脉饮,脾虚湿盛者适用参苓白术散。日常可用黄芪泡水代茶饮,艾灸足三里穴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禁止自行服用含附子、麝香等成分的中成药。
孕妇应每日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收缩压持续低于90毫米汞柱或伴头晕视物模糊需立即就医。保证每日饮水量超过1500毫升,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避免泡热水澡和密闭环境久待,外出时随身携带糖果应急。定期产检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所有药物使用均需经产科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