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红点可能由蚊虫叮咬、过敏反应、湿疹、毛囊炎、紫癜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抗生素治疗、血管保护剂等方式缓解。
蚊虫叮咬是皮肤出现红点的常见原因,昆虫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红色丘疹。被叮咬部位通常伴有瘙痒感,抓挠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处理时可使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或薄荷膏缓解症状,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接触性过敏或食物过敏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这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关。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海鲜等物质,常伴随皮肤灼热感和瘙痒。建议立即脱离过敏原,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时会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和丘疹,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异常相关。好发于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伴有明显脱屑和渗出倾向。护理需保持皮肤湿润,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急性期可短期应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色丘疹或脓疱,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多发于多毛部位如头皮、大腿,可能伴随压痛和脓液渗出。治疗需注意皮肤清洁,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口服头孢氨苄等抗生素。
血小板减少或血管脆性增加可能导致紫癜性皮疹,表现为压之不褪色的红色瘀点。可能与维生素C缺乏、病毒感染或血液疾病有关,常分布于下肢等低垂部位。需检查血常规明确病因,使用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如芒果、海鲜等。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出汗后需及时清洁皮肤。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若红点持续扩散、伴随发热或瘀斑面积增大,需及时就诊排查血液系统疾病或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