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可通过保持皮肤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物品等方式治疗。手足癣通常由真菌感染、多汗潮湿、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
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易繁殖,日常需减少手足出汗。洗浴后及时擦干趾缝,使用吸汗粉或爽身粉保持干燥。避免长时间穿戴橡胶手套或密闭鞋靴,工作后及时清洁手足。
2、外用药物:
局部涂抹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或酮康唑乳膏可抑制真菌生长。用药需覆盖患处及周边2厘米区域,疗程持续2-4周。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配合莫匹罗星软膏使用。
3、口服药物:
泛发性手足癣需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或氟康唑。肝功能异常者慎用,用药期间监测转氨酶水平。灰指甲合并手足癣患者需延长疗程至3-6个月。
4、改善穿着:
选择棉质吸汗袜和透气网面鞋,每日更换消毒。避免赤脚行走于公共浴室或游泳池,运动后立即更换潮湿鞋袜。皮鞋可放置抗真菌鞋垫并定期阳光暴晒。
5、切断传染:
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拖鞋或毛巾,家庭成员需同步治疗。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浴缸、地垫等物品。宠物患癣病时需带至兽医处诊治。
日常饮食可增加富含锌的海产品和维生素B族的粗粮,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瘙痒。选择快走、游泳等不易出汗的运动,运动后及时清洁手足。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优先控制血糖,反复发作时需皮肤科进行真菌培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