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输尿管狭窄

2025-04-16

216次浏览

输尿管狭窄是指输尿管内径异常缩小,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损伤、结石嵌顿、手术创伤、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扩张、支架置入、球囊扩张、输尿管成形术、肾造瘘等方式治疗。

1、先天因素: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多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常见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这类患者需定期超声监测肾功能,轻度狭窄可采用输尿管支架置入,重度狭窄需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儿童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尿常规及泌尿系造影。

2、炎症损伤:长期慢性尿路感染可能导致输尿管黏膜纤维化。结核性输尿管炎患者会出现管壁钙化狭窄,典型表现为腰痛伴间断性发热。抗结核治疗需持续6-9个月,必要时联合泼尼松减轻纤维化,严重者需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3、结石刺激:输尿管结石嵌顿超过两周易引发局部肉芽增生。此类患者多有突发绞痛病史,CT可见结石远端管腔变细。除碎石取石外,需同期行狭窄段内切开,术后留置双J管4-6周。复发结石患者建议每三月复查泌尿系CT。

4、医源创伤:盆腔手术如子宫全切可能误伤输尿管。术后两周出现的单侧腰胀需警惕,逆行造影可显示截断样狭窄。早期发现可通过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保守治疗,超过三个月的陈旧性狭窄需行回肠代输尿管术。

5、肿瘤压迫:腹膜后纤维化或盆腔肿瘤可外压输尿管。前列腺癌晚期常见双侧输尿管下段受侵,表现为无尿伴肾功能恶化。需先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待肿瘤控制后考虑金属网状支架置入。淋巴瘤患者放疗后可能发生放射性输尿管炎。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避免高草酸饮食如菠菜巧克力。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可改善排尿功能,但应避免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运动。出现持续腰痛或尿量骤减时,需立即进行泌尿系超声及肾功能检查。长期留置支架者每3月需更换一次,防止支架腔结石形成。术后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尿流动力学检测。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