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0-6个月婴儿常用药

2025-05-21

172次浏览

0-6个月婴儿常用药主要包括退热药、益生菌、生理性海盐水、皮肤外用制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这些药物主要用于处理发热、肠道功能紊乱、鼻腔清洁、皮肤问题及营养补充,使用需严格遵医嘱。

1、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唯一推荐用于婴幼儿的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婴儿。发热是机体防御反应,体温超过38.5℃且伴有不适时才考虑用药。用药前需准确测量体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

2、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适用于腹泻、便秘、肠绞痛等消化功能紊乱情况。母乳喂养婴儿肠道菌群相对稳定,非必要不推荐常规补充。选择婴幼儿专用剂型,避免含乳糖或添加剂的产品。与抗生素联用时需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冲泡水温不超过40℃以保持活性。

3、生理性海盐水:

0.9%氯化钠溶液用于鼻腔清洁,可缓解鼻塞、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喷雾型适合日常护理,滴剂更适合新生儿。使用前需将溶液温热至接近体温,操作时固定婴儿头部避免呛咳。哺乳前15分钟使用可改善呼吸不畅导致的吸吮困难。避免频繁使用高渗盐水,可能损伤鼻黏膜。

4、皮肤外用制剂:

氧化锌软膏用于尿布疹和轻度皮肤糜烂,具有收敛和保护作用。5%浓度适合日常预防,10%-20%用于治疗。凡士林可用于皮肤干燥和轻微擦伤。使用前需清洁并擦干皮肤,薄层涂抹即可。避免使用含激素或抗菌素的复合制剂,除非医生明确诊断需要。出现脓疱、渗液等感染迹象时应就医。

5、维生素D补充剂:

维生素D3滴剂是预防佝偻病的必需补充剂。足月儿每日需补充400IU,早产儿需加倍。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配方奶喂养需计算实际摄入量。建议在上午服用以模拟自然光照合成节律。滴剂可直接滴入口腔或乳头,避免与奶瓶混合导致剂量不准。夏季阳光充足时可酌情减量但不应完全停用。

婴儿用药需特别注意剂量精确性和给药方式。所有药物使用前应核对体重对应剂量,使用专用喂药器避免呛咳。喂药后保持直立姿势15分钟,观察有无呕吐或过敏反应。母乳喂养期间母亲用药也需谨慎,部分药物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家庭药箱应单独存放婴儿药品,定期清理过期药物。除上述常备药外,抗生素、止咳药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禁止自行给婴儿服用成人药物或中成药。日常护理中保持适室温湿度、勤洗手、定期接种疫苗可减少用药需求。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拒食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