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干裂脱皮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外界刺激、营养缺乏、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可通过保湿修复、减少刺激、补充营养、抗真菌治疗及避免过敏原等方式改善。
1、皮肤屏障受损:
频繁洗手、使用碱性清洁剂或长期接触化学物质会破坏皮肤角质层,导致水分流失加速。建议选择pH值中性的洗手液,洗手后立即涂抹含尿素、神经酰胺的护手霜,帮助修复脂质膜。冬季可配合使用封闭性较强的凡士林。
2、外界刺激:
寒冷干燥环境或机械摩擦如手工劳作会直接损伤表皮细胞。日常需避免徒手接触洗涤剂,从事湿作业时佩戴橡胶手套。户外活动建议使用防晒型护手霜,预防紫外线加剧皮肤干燥。
3、营养缺乏:
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必需脂肪酸摄入不足会影响皮肤代谢。可增加深海鱼、坚果、深色蔬菜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长期素食者需特别注意亚麻酸和锌的补充。
4、真菌感染:
手癣皮肤癣菌感染常表现为指缝脱屑伴瘙痒,需通过真菌镜检确诊。临床常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凝胶等抗真菌药物,合并角化过度时可配合水杨酸软膏促进脱屑。家庭成员需同步排查足癣避免交叉感染。
5、过敏反应:
接触镍制品、染发剂等致敏物会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脱屑。需通过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后通常2-4周自愈。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口服抗组胺药。
日常护理应保持手部适度清洁的同时避免过度去脂,洗手水温控制在37℃以下。建议夜间厚涂护手霜后佩戴纯棉手套加强吸收。若脱皮持续超过2周、伴随裂口出血或指甲改变,需排查银屑病、掌跖角化症等皮肤病,糖尿病患者出现顽固性干裂应及时检查周围神经病变。烹饪时多选用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适当增加核桃、芝麻等坚果摄入有助于维持皮肤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