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症状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皮肤损害。
湿疹初期常见边界不清的红斑,伴随剧烈瘙痒。皮肤因反复搔抓可能出现增厚或色素沉着。避免热水烫洗和过度清洁可减轻刺激,使用低敏保湿霜如凡士林、丝塔芙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
急性期皮肤表面可能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或透明水疱,密集分布易破裂。渗出液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局部冷敷可缓解灼热感。
水疱破溃后出现浆液渗出,多见于面部或关节屈侧。创面湿润易继发感染。生理盐水湿敷后涂抹氧化锌软膏,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护肤品。
慢性湿疹表现为皮肤苔藓样变,纹理加深呈皮革状。可能与长期搔抓或神经内分泌失调有关。尿素软膏配合封包疗法可软化角质,夜间戴棉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导致脓疱或脓痂。伴随淋巴结肿大时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口服头孢克洛。
湿疹患者需避免已知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亚麻籽。温和运动如瑜伽可调节免疫,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症状持续加重或发热需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