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正中裂是一种先天性颌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上唇正中线处的组织缺损或裂隙。这种畸形可能由遗传因素、孕期环境暴露、营养缺乏、药物影响或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包括上唇正中垂直裂隙、鼻部结构异常、牙槽嵴裂开以及喂养困难等症状。治疗需通过外科手术修复裂隙,配合语音训练、牙齿矫正等多学科干预。
1、唇部裂隙:上唇正中可见垂直方向的完全或不完全性裂隙,裂隙宽度从轻微凹陷至延伸至鼻底不等。部分患者伴随唇红缘中断、人中嵴消失等特征性表现。新生儿期可能出现吸吮困难,需采用特殊奶嘴辅助喂养。
2、鼻部畸形:约60%患者合并鼻小柱短缩、鼻翼基底塌陷及鼻尖扁平。双侧鼻翼软骨分离导致鼻孔不对称,严重者出现筛骨垂直板发育异常。整形外科常采用鼻翼悬吊术、肋软骨移植等术式进行矫正。
3、牙槽嵴裂:裂隙延伸至牙槽突时可见前颌骨分离,乳牙萌出后多表现为中切牙缺失或畸形。正畸治疗需在混合牙列期开始,通过扩弓器矫正颌弓宽度,成年后可行植骨修复。
4、发音障碍:因唇部闭合不全导致双唇音如b/p/m发音模糊,约45%患者伴发腭咽闭合不全。术后需进行为期6-12个月的唇舌协调训练,严重者需咽成形术改善共鸣。
5、心理影响:学龄期儿童易因外貌差异产生社交恐惧,青少年期自卑发生率达38%。建议3岁起介入心理疏导,通过团体治疗改善自我认知,家长需避免过度保护行为。
日常护理应注重术后伤口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缝合线。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食物促进愈合,避免硬物碰撞手术区域。定期进行唇鼻部按摩可减轻瘢痕增生,6个月内需严格防晒防止色素沉着。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监测咬合发育情况。哺乳期母亲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族,孕期避免接触致畸物质可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