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初筛阳性是怎么回事

2025-04-09

69次浏览

初筛阳性可能由检测误差、样本污染、操作不当、试剂盒灵敏度差异、体内存在干扰物质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复测、更换检测方法、临床评估等方式进一步确认。

1、检测误差:检测过程中仪器校准偏差或读取失误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建议24小时后使用不同品牌试剂盒复测,同时核对检测环境温湿度是否符合标准。

2、样本污染:采样时混入异物或运输保存不当造成样本变质。需重新规范采集鼻咽拭子,避免触碰采样管外壁,确保冷链运输温度恒定在2-8℃。

3、操作不当:未严格遵守检测流程如滴加过量检测液或判读时间超期。应重新培训采样人员,采用标准化操作视频指导,建立双人复核制度。

4、试剂灵敏度:部分试剂盒对某些蛋白质片段存在交叉反应。可选用三种以上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比对,如胶体金法、荧光免疫层析法和核酸扩增法。

5、干扰物质:体内类风湿因子或嗜异性抗体会影响检测准确性。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必要时进行蛋白印迹试验或中和抗体试验排除干扰。

出现初筛阳性应保持冷静,立即佩戴N95口罩避免接触他人,单独房间隔离并开窗通风。记录24小时内接触人员名单,准备既往疫苗接种记录和病史资料供专业人员评估。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监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如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频率>30次/分需急诊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