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坏死后通常没有感觉。坏死组织失去神经功能和血液供应,无法传递痛觉或其他感觉信号。
1、睾丸坏死的病理机制:
睾丸坏死多由睾丸扭转、外伤或血管病变导致。扭转发生时精索血管受压,6小时内即可出现缺血性坏死。坏死初期可能伴随剧烈疼痛,但随着组织细胞死亡,痛觉神经末梢功能丧失,疼痛感逐渐消失。体检可触及睾丸质地变硬、体积缩小,超声显示血流信号消失。
2、不同阶段的症状变化:
急性期6-12小时表现为突发阴囊剧痛、肿胀,可能放射至腹股沟区。亚急性期12-24小时疼痛减轻但睾丸开始萎缩,伴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慢性期超过72小时坏死睾丸完全丧失功能,触诊呈无痛性硬结,可能继发感染形成脓肿。
3、治疗与功能保留可能性:
发病6小时内手术复位可挽救睾丸功能,超过24小时则需切除坏死组织。单侧睾丸切除后,健侧睾丸可代偿性增大维持激素分泌。若双侧坏死需终身雄激素替代治疗,常用十一酸睾酮、丙酸睾酮等药物。术后需定期监测睾酮水平和骨密度。
日常应避免阴囊外伤,运动时佩戴防护器具。青少年突发阴囊疼痛需立即就医排除睾丸扭转。术后患者每日温水坐浴促进愈合,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饮食注意补充锌、硒等微量元素,适量食用牡蛎、坚果等食物。恢复期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会阴部的运动,定期复查超声评估健侧睾丸状态。心理上需正视生育能力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