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慢性盆腔疼痛是什么疾病

2025-05-24

99次浏览

慢性盆腔疼痛是指持续6个月以上的盆腔区域疼痛,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盆底肌功能障碍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引起。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盆腔器官表面,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性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经期加重性疼痛、性交痛及不孕,超声或腹腔镜检查可确诊。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激素类药物如地诺孕素或手术治疗。

2、盆腔炎性疾病:

由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上行感染导致输卵管、卵巢炎症,急性期未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伴随下腹坠胀感、异常阴道分泌物,严重者出现输卵管积水。需通过抗生素如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及物理治疗控制感染。

3、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胃肠紊乱常与盆腔疼痛共存,肠道敏感性和蠕动异常引发痉挛性疼痛。症状多与排便相关,可能出现腹泻便秘交替。调节饮食如低FODMAP饮食、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及解痉药如匹维溴铵可改善症状。

4、盆底肌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群过度紧张或协调异常导致牵涉痛,常见于分娩损伤或长期久坐人群。表现为排尿排便障碍、坐位疼痛,盆底肌电图和触诊可评估。生物反馈治疗、物理拉伸及局部注射治疗有效。

5、泌尿系统疾病:

间质性膀胱炎或慢性尿路感染可引起耻骨上区疼痛,伴随尿频尿急。膀胱镜检查可见特征性溃疡,治疗采用膀胱灌注如透明质酸钠、口服戊聚糖多硫酸钠等。

建议保持规律运动如瑜伽或游泳以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久坐及过度劳累。饮食上增加omega-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摄入减轻炎症,减少咖啡因及辛辣食物刺激。疼痛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妇科、消化科或泌尿外科多学科联合诊疗,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心理疏导对缓解疼痛感知亦有重要意义。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