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痘痘可通过适度补水、控油清洁、调节角质、抗炎护理、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皮肤屏障受损、皮脂分泌过剩、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可能诱发痘痘。
1、适度补水:
选择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成分的清爽型保湿产品,避免使用封闭性过强的油脂类护肤品。每周2-3次使用医用冷敷贴,帮助舒缓泛红。过度干燥会刺激皮脂腺分泌,但油性肌肤需避开含矿油、羊毛脂的保湿剂。
2、控油清洁:
早晚使用氨基酸系洁面,水温保持32-34℃。含有葡糖酸锌、烟酰胺的控油乳液可调节水油平衡。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收敛水,防止破坏皮脂膜后引发代偿性出油。
3、调节角质:
每周1次使用2%水杨酸或乳糖酸棉片擦拭T区,溶解粉刺栓。壬二酸凝胶能双向调节角质代谢,改善毛囊堵塞。物理磨砂膏可能加重炎症,爆发期应禁用。
4、抗炎护理:
脓疱型痘痘点涂夫西地酸乳膏,丘疹处薄敷克林霉素凝胶。含有积雪草苷的修复精华可减轻痘印,配合LED红蓝光仪杀菌消炎。反复发作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有关。
5、就医治疗:
顽固囊肿痘需口服异维A酸,配合光动力疗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下颌线痤疮,需检测性激素六项。突发大面积痤疮伴发热需排除药物疹。
每日饮用1500ml温水,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有氧运动促进代谢但需及时擦汗,枕巾每3天更换。痘肌防晒选择氧化锌物理防晒霜,卸妆使用PEG-7甘油椰油酸酯类温和卸妆乳。持续3个月未改善需进行皮肤镜和真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