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疼痛、排尿不适及盆腔疼痛等。阴道癌可能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长期阴道炎症刺激、雌激素水平异常、免疫抑制状态及既往盆腔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
1、阴道异常出血
非月经期或绝经后阴道出血是阴道癌的典型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出血量从点滴状到大量出血不等,血液可能呈现鲜红色或暗褐色。肿瘤侵犯血管或表面溃破时出血症状加重,需与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病变等鉴别。
2、阴道分泌物增多
约半数患者出现水样、血性或脓性阴道分泌物,伴有恶臭气味。分泌物增多与肿瘤坏死组织脱落、合并感染有关。晚期可能出现组织碎片排出,需注意与阴道炎、宫颈炎等良性疾病区分。
3、性交疼痛
肿瘤侵犯阴道壁深层或周围神经时可引发性交痛,早期可能为钝痛,后期发展为持续性剧痛。疼痛多位于阴道中下段,可能向会阴或大腿内侧放射。需排查阴道萎缩、炎症等常见病因。
4、排尿不适
肿瘤压迫或侵犯尿道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前壁肿瘤更易引起泌尿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尿或尿失禁。需通过膀胱镜排除泌尿系统原发疾病。
5、盆腔疼痛
晚期患者因肿瘤浸润盆腔神经或合并感染会出现下腹坠痛、腰骶部疼痛,平卧时可能加重。疼痛可能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常伴有下肢水肿或排便习惯改变,提示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或直肠受侵。
阴道癌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量增加西蓝花、胡萝卜等抗氧化食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阴道镜和影像学检查,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就医。放疗患者需进行阴道扩张训练预防粘连,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