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早期症状主要包括突发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不清、面部不对称、视力障碍、头晕伴恶心、认知功能下降。这些症状多由脑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需在黄金4.5小时内就医。
1、肢体无力:
突发单侧上肢或下肢无力是常见首发症状,表现为持物不稳、行走拖步。由于大脑运动中枢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肌力减退但无疼痛感。约60%患者发病前24小时会出现短暂性肢体麻木等预警信号。
2、言语障碍:
语言中枢受累导致表达和理解困难,患者说话含糊如含橄榄,或完全失语。伴随书写阅读障碍时,提示优势半球额叶受损。此类症状易被误认为醉酒,但实际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的典型表现。
3、面瘫:
病变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与周围性面瘫不同在于常伴同侧肢体症状。中枢性面瘫反映皮质脑干束受损,多由颈内动脉系统梗塞引起,需与贝尔面瘫鉴别。
4、视觉异常:
突发单眼黑蒙或双眼同向偏盲最常见,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循环缺血可能导致复视或眼球运动障碍。视网膜中央动脉分支阻塞时,会出现特征性"视网膜苍白水肿伴樱桃红斑"。
5、眩晕呕吐:
小脑或脑干梗塞常引发剧烈眩晕,伴随共济失调和喷射性呕吐。区别于耳源性眩晕的特点是存在交叉性感觉障碍或霍纳综合征。后循环缺血约占脑梗塞20%,但死亡率高达80%。
6、意识混乱:
突发记忆力减退、时空定向力障碍提示丘脑或颞叶缺血。老年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嗜睡或人格改变,易被误诊为痴呆。大脑后动脉梗塞可能导致罕见的安东综合征——失明但否认视力障碍。
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侧卧位防止误吸。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颈动脉超声,房颤患者需遵医嘱抗凝治疗。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痉挛,夏季及时补水防止血液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