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可通过抗生素、解痉镇痛药、利胆药物等方式治疗,通常与胆结石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发热等症状。
1、抗生素: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头孢曲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可控制炎症。需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2、解痉镇痛:胆管痉挛加剧疼痛,山莨菪碱、间苯三酚能松弛平滑肌。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辅助退热镇痛,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
3、利胆药物: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胆囊压力。腺苷蛋氨酸能改善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4、辅助治疗: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禁食期间需肠外营养支持。呕吐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昂丹司琼等止吐药物。
5、病因处理:合并胆结石者待炎症控制后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ERCP取石。化脓性胆囊炎可能需穿刺引流。
急性期建议低脂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过渡至清淡软食。恢复期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适量补充维生素K。避免蛋黄、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烹饪选用橄榄油。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肩部活动预防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