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不宜与丙磺舒、别嘌呤醇、口服抗凝药、活菌疫苗及抑菌性抗生素合用。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具体作用机制包括竞争性排泄抑制、凝血功能干扰、免疫应答削弱等。
功能主治:本品可用于治疗如下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下呼吸道感染:由产生β-内酰胺酶的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2.耳鼻喉感染:由产生β-内酰胺酶的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如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咽炎。
3.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由产生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克雷伯杆菌引起。如疖﹑脓肿﹑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腹内脓毒症。
4.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由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或肠杆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盆腔炎﹑淋球菌性尿路感染及软性下疳等。
5.其他感染: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手术后感染。
6.由氨苄青霉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也可用本品治疗,其原因是本品含有阿莫西林成分。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微生物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引发的复合感染均对本品敏感,不需要再另用其它的抗生素。因为阿莫西林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比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更有效,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中度敏感的绝大多数的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和本品是完全敏感的。为检测致病菌及起对本品的敏感性,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学试验。当感染可能涉及上述的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在细菌学和敏感试验得到结果前须开始治疗。一旦知道结果,如需要,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法用量:本品可直接吞服,或置于适量温开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服用。1.一般成人及大于12岁儿童,每次2片,一日三次。2. 7~12岁儿童,每次1.5片, 一日三次。3. 1~7岁儿童,每次1片,一日三次。4. 3个月~1岁儿童,每次半片,一日三次;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加倍或遵医嘱。未经重新检查,连续治疗期不超过14天。5. 对于肾功能受损患者:肾功能受损的病人(肌酐清除率>30ml/min)一般不要求减少剂量;严重肾功能受损的病人,肌酐清除率在<30ml/min者,应适当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隔。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结束后应加服一次。
1、丙磺舒:
丙磺舒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阿莫西林的排泄,可能使血药浓度异常升高。两者联用会增加皮疹、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异常。需联用时建议监测血药浓度及肾功能指标。
2、别嘌呤醇:
别嘌呤醇与阿莫西林联用可能诱发皮肤过敏反应,尤其易出现斑丘疹或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严重药疹。痛风患者需使用时应间隔给药时间,并密切观察皮肤变化。
3、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等抗凝药与阿莫西林联用可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增加出血风险。机制涉及肠道菌群改变影响维生素K合成,建议联用期间定期检测INR值,必要时调整抗凝剂剂量。
4、活菌疫苗:
伤寒疫苗等活菌制剂与抗生素联用会降低疫苗免疫效果。阿莫西林可能灭活疫苗中的减毒微生物,建议接种疫苗前后间隔2周使用抗生素。
5、抑菌性抗生素: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抑菌剂可能干扰阿莫西林的杀菌作用。两者联用会产生拮抗效应,降低对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的清除效果,临床应避免同时给药。
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期间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酒精及高纤维食物影响吸收。用药后出现严重腹泻或黏膜疹应立即就医,长期联用其他药物者建议定期检测肝肾功能。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