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如何避免孩子得奶瓶龋

2025-05-22

238次浏览

预防奶瓶龋需从喂养习惯、口腔清洁、饮食调整等多方面干预,主要有控制含糖饮品摄入、避免夜间喂养、及时清洁口腔、定期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等措施。

1、控制糖分:

减少婴幼儿含糖饮品摄入是预防奶瓶龋的关键。避免将果汁、蜂蜜水或甜味奶粉长期置于奶瓶中喂养,尤其禁止让幼儿含着奶瓶入睡。乳牙表面长期接触糖分会导致致龋菌产酸腐蚀牙釉质,建议以白开水替代甜味饮品,1岁后逐渐过渡到广口杯饮水。

2、戒夜奶习惯:

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奶液滞留口腔更易引发龋齿。建议6个月后逐步减少夜间喂养次数,12月龄前完全戒除夜奶。若需安抚,可改用安抚奶嘴或喂食清水,喂养后需用纱布清洁牙龈与牙面。

3、口腔清洁:

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即开始口腔护理。初期可用指套牙刷或湿纱布擦拭牙面,2岁后使用儿童软毛牙刷。强调睡前清洁的重要性,建议采用"三面刷牙法"清洁牙齿颊侧、舌侧及咬合面,每次持续2分钟以上。

4、定期检查:

建议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进行首次口腔检查,之后每3-6个月复查。牙医可通过涂氟、窝沟封闭等专业措施增强牙齿抗龋能力,早期发现脱矿白斑时可进行再矿化治疗,避免龋洞形成。

5、氟化物应用:

适量氟化物能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3岁以下儿童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氟浓度500-1100ppm,3-6岁使用豌豆大小。低氟地区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氟滴剂,但需严格避免过量摄入导致氟斑牙。

建立科学喂养模式是预防奶瓶龋的基础。家长应避免将奶瓶作为安抚工具,逐步培养幼儿使用杯子饮水的习惯。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钙磷的乳制品、豆制品及绿叶蔬菜,限制黏性零食摄入频率。建议每日进行2次系统口腔清洁,并定期用牙线清理牙缝。对于已出现牙齿变色或凹陷的儿童,需立即就诊进行专业干预,避免龋损波及牙髓引发剧烈疼痛。通过家庭护理与专业防治结合,可有效降低幼儿乳牙龋齿发生率。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