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起了一片小疙瘩可能是由汗疱疹、接触性皮炎、毛囊炎、湿疹或荨麻疹引起。这些情况通常表现为瘙痒、红肿或小水疱,多数与过敏、感染或环境刺激有关。
1、汗疱疹:
汗疱疹多见于夏季,因汗液滞留导致皮肤表层出现密集小水疱,常伴随轻微瘙痒。好发于手掌、手指侧面及胳膊内侧。保持皮肤干燥透气,避免抓挠,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与金属过敏或精神压力相关。
2、接触性皮炎:
接触洗衣液、化妆品或植物汁液等致敏物质后,胳膊接触部位可能出现红色丘疹或斑块,边界清晰。常伴有灼热感和肿胀。立即用清水冲洗患处,避免再次接触致敏源。严重时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合并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3、毛囊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会引起红色丘疹或脓疱,多由剃毛、衣物摩擦或出汗过多诱发。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硬结,可能伴随压痛。注意清洁患处,避免挤压。细菌性毛囊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性需使用酮康唑乳膏。
4、湿疹:
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时胳膊可能出现对称性红斑、丘疹或渗出,皮肤干燥脱屑明显。与遗传、免疫功能异常或环境干燥有关。建议使用低敏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瘙痒剧烈可口服氯雷他定。避免热水烫洗和碱性清洁剂刺激。
5、荨麻疹:
食物、药物或冷热刺激可能诱发组胺释放,导致胳膊突发风团样皮疹,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风团呈苍白色或红色,剧痒但无脱屑。需记录过敏日记排查诱因,急性期可服用西替利嗪。伴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日常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刺激皮肤。饮食上暂时回避海鲜、辛辣食物等常见致敏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皮肤修复。若皮疹持续扩散、出现发热或脓液渗出,或伴有面部肿胀、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及时至皮肤科进行过敏原检测或血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