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痦子可通过激光治疗、冷冻疗法、手术切除、电灼术、化学剥脱等方式实现。痦子通常由黑色素细胞聚集、遗传因素、紫外线暴露、激素变化、皮肤老化等原因引起。
二氧化碳激光或铒激光能精准汽化痦子组织,适合直径小于5毫米的色素痣。治疗时选择性破坏黑色素细胞而不损伤周围皮肤,术后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2-3次治疗可完全清除较深痦子。
液氮冷冻通过低温使痦子细胞坏死脱落,适用于浅表性痦子。操作时用棉签蘸取-196℃液氮点压患处10-30秒,治疗后局部会形成水疱,1-2周结痂脱落。需注意保护创面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重复2-3次治疗。
对于直径超过1厘米或有恶变倾向的痦子,建议采用梭形切除术或环钻切除术。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完整切除病灶并缝合,切除组织需送病理检查。术后7天拆线,可能遗留线性疤痕但能彻底去除病变。
高频电刀通过热效应碳化痦子组织,适用于突出皮面的软纤维瘤样痦子。操作时用针状电极接触病灶基部通电灼烧,术后形成黑色焦痂,2周左右脱落。需注意控制深度避免过度烧灼导致凹陷性疤痕。
三氯醋酸或水杨酸制剂可使痦子蛋白变性坏死,适合浅表性扁平疣状痦子。用牙签蘸取50%三氯醋酸点涂痦子至发白,每周1次连续3-5次。治疗期间避免沾水,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减退。
去除痦子后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创面,结痂期避免抓挠,严格防晒3个月预防色素沉着。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伤口愈合,如猕猴桃、牡蛎等。术后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发现痦子短期内增大、出血应及时复诊排查恶变可能。不同部位痦子恢复期存在差异,面部通常需7-10天,四肢可能需要2-3周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