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儿童干眼症的诊断标准

2025-04-17

304次浏览

儿童干眼症的诊断需结合症状评估、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测。诊断标准包括主观症状问卷、泪膜稳定性测试、眼表染色评估、泪液分泌量测定、睑板腺功能检查。

1、症状评估:采用标准化问卷如OSDI量表,询问患儿眼部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等主观感受。症状频率与严重程度评分≥13分提示异常,需结合客观检查进一步验证。学龄期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出现假阴性结果。

2、泪膜破裂时间:通过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检测评估泪膜稳定性。正常值>10秒,≤5秒为异常。检查时需避免患儿频繁眨眼,荧光素染色法测得TBUT值若<7秒可辅助诊断。

3、眼表染色:采用荧光素钠或丽丝胺绿染色观察角膜上皮损伤。阳性表现为点状着色,多集中于睑裂区或下方角膜。儿童角膜敏感度高,检查前需充分表面麻醉减轻不适感。

4、Schirmer试验:无表面麻醉状态下测定泪液分泌量,5分钟滤纸湿润长度<5mm为阳性。儿童配合度差时可改用酚红棉线试验,湿润长度<10mm/15秒提示泪液分泌不足。

5、睑板腺评估:采用裂隙灯检查睑缘形态及睑板腺开口,挤压腺体观察分泌物性状。儿童睑板腺功能障碍常表现为腺口脂栓、泡沫状分泌物或腺体缺失,红外线睑板腺成像可量化腺体缺失比例。

确诊需至少两项客观检查阳性合并典型症状。日常需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至每天<1小时,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亚麻籽油摄入,维持环境湿度40%-60%。学龄儿童每用眼30分钟应远眺放松,睡眠时长保证8-10小时以促进泪液分泌。眼睑热敷配合睑缘清洁可改善睑板腺功能,人工泪液优选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滴眼液。症状持续需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维生素A缺乏等全身性疾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