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艾条的使用需注意操作环境通风、避免烫伤、控制施灸时间、辨别体质禁忌、妥善保存防潮。
1、环境通风:艾灸时燃烧产生的烟雾可能刺激呼吸道,需保持空气流通。关闭门窗施灸可能导致一氧化碳蓄积,建议开窗或使用排烟设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2、防烫伤措施:艾条燃烧端温度可达500℃以上,需使用灸盒或隔姜片操作。四肢穴位施灸时建议他人协助,面部穴位禁用直接灸。糖尿病患者感觉迟钝者需缩短单次施灸时间至5分钟。
3、时间控制:单穴施灸不超过15分钟,全身累计不超过30分钟。阴虚体质人群出现口干舌燥需立即停止。晚间施灸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安排在上午9-11点阳气旺盛时段。
4、体质禁忌:实热证患者表现为舌红苔黄、便秘溲赤时禁用。孕妇腰骶部、腹部穴位禁止施灸。皮肤破损处需避开,瘢痕体质者慎用化脓灸。
5、保存要点:未用完的艾条需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梅雨季节可加装防潮剂。受潮艾条易滋生霉菌,燃烧时产生有害物质。建议购买单支独立包装产品,开封后三个月内使用完毕。
施灸前后可饮用温蜂蜜水缓解燥热,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下操作。施灸后两小时内忌食生冷,注意穴位局部保暖。定期交替选用足三里、关元、大椎等保健穴位,每周施灸2-3次为宜。出现水泡时需消毒处理,较大烫伤需就医。艾烟过敏者可选用无烟艾条,配合百会、肺俞等穴位提升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