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头皮癣主要由风热外袭、血虚风燥、湿热蕴结、情志失调、肝肾不足等因素引起。治疗需辨证施治,结合内服外治法调理体质。
1、风热外袭:
风热邪气侵袭头皮肌表是常见诱因,表现为头皮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搔抓后出现鳞屑。多因气候炎热、汗出受风导致腠理开泄,风热之邪乘虚而入。治疗宜疏风清热,常用消风散加减,外用以黄柏、苦参煎汤外洗。
2、血虚风燥:
久病或体质虚弱者易出现阴血亏虚,头皮失养则干燥脱屑,夜间瘙痒加重。常见于产后、贫血或长期熬夜人群。需养血润燥,方选当归饮子配合首乌藤、鸡血藤等药材,饮食可增加黑芝麻、核桃等补血食材。
3、湿热蕴结:
过食肥甘厚味或脾虚运化失常,湿热浊邪上蒸头皮,形成油腻性厚痂,多伴口苦黏腻。常见于青壮年脂溢性皮炎患者。治疗需清热利湿,选用萆薢渗湿汤,局部可用马齿苋捣敷。
4、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或郁怒伤肝,气机不畅则血瘀化燥,表现为头皮界限清楚的红斑,情绪波动时加重。需疏肝解郁,逍遥散配合合欢皮、玫瑰花等疏肝药材,配合情志调节。
5、肝肾不足:
中老年或房劳过度者肝肾精血亏虚,头皮出现干燥灰白鳞屑,常伴腰膝酸软。需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食疗可选用枸杞、山茱萸等药食同源之品。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头皮清洁但不过度洗涤。推荐食用薏苡仁粥健脾祛湿,用侧柏叶煮水外洗可辅助止痒。保证充足睡眠,冬季减少电热毯使用以防燥热。情志不畅时可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配合百会穴按摩改善头皮气血循环。急性期忌食海鲜发物,慢性调理阶段可逐步添加黑豆、桑葚等补肾食材。注意避免搔抓继发感染,若出现脓疱、发热等表现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