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逆行感染、性传播疾病、前列腺炎、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医生通过触诊阴囊可发现附睾肿胀、压痛,患侧睾丸可能抬举痛阳性。急性期阴囊皮肤发红发热,慢性期可能触及硬结。结合病史询问可初步判断,需进一步实验室确认。
中段尿培养可检出大肠杆菌、淋球菌等致病菌。尿常规显示白细胞酯酶阳性、脓尿,部分患者伴血尿。性活跃者需加做衣原体、支原体核酸检测,明确是否与性传播疾病相关。
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异常。HIV、梅毒血清学检测可排除免疫缺陷或特殊感染。严重者需做血培养排除菌血症。
阴囊彩超显示附睾血流信号增强、体积增大,脓肿形成时可见液性暗区。多普勒超声能鉴别睾丸扭转,CT用于排查泌尿系结石等继发因素。磁共振适用于复杂病例评估。
穿刺抽吸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针对性选择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结核菌素试验、PCR检测可筛查结核性附睾炎。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附睾炎。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托高阴囊,冰敷缓解肿胀疼痛。饮食宜清淡,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康复期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穿着宽松棉质内裤保持局部干燥。出现持续高热、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