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出血可通过玻璃体切除术、激光治疗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外伤、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原因引起。
1、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是清除玻璃体积血的主要方式,适用于大量出血或药物治疗无效者。激光光凝术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裂孔导致的出血,通过封闭异常血管减少出血风险。
2、药物辅助:
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酚磺乙胺可短期使用,但无法消除已形成的积血。普罗碘铵等促进吸收药物需配合定期眼科检查,疗效存在个体差异。
3、原发病控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药物。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将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
4、出血诱因:
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能与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视力下降、眼前漂浮物增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多伴有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
5、外伤处理:
眼球钝挫伤后需立即冷敷并避免揉眼,开放性损伤应紧急清创缝合。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常伴随眼压升高,需监测眼压变化。
玻璃体出血急性期需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弯腰动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适量食用蓝莓、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眼底荧光造影。视力恢复期可进行眼球转动训练,但应避免潜水、蹦极等可能引起眼压波动的活动。出血吸收后遗留的飞蚊症状若持续影响生活,可考虑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